Appreciating the Art of Chinese Garden Architecture – The Summer Palace, Created by Humans, Yet Resembling Nature 中国园林建筑艺术赏析——虽由人作,宛若天成的颐和园

浏览量:214.0万次 发布时间:2023-08-15 00:38 来源: 作者:
或许大家不知道,中国古典园林建筑艺术是体现中国人自然观的最好例证。因为中国是诗的国度,早在魏晋时期,就产生了山水诗,表达了中国人对于自然美的一种特别亲切、特别敏锐的感受能力。中国又是画的国度,隋唐时期,独立的山水画就已出现。中国还是园林的国度,在园林中充满了诗情画意,可以说是一种有形的诗或立体的画,更具体而典型地寄托了人们对自然的热爱和无限留恋。

中国园林具有自己鲜明的民族特色和艺术特征:(1)源于自然,高于自然。中国古典园林不是简单地利用和模仿自然界构景要素的原生状态,而是有意识地加以改造、调整、加工、剪裁,从而表现一个精炼、概括的自然,即典型化的自然;同时也是对大自然的感性的写意,侧重于表现主体因物象而引起的审美感情。(2)建筑美与自然美的融合。与西方园林相比,中国古典园林更注重建筑与自然的结合,无论建筑多寡,性质功能如何,都能够与山、水、植物有机地组织在一系列风景画面之中。

(3)诗画的情趣。通过景名、匾额、楹联等文学手段对园景作直接的点题,还借助文学艺术的手法,使造园颇多类似文学艺术的结构,如起承开合、变化有序、层次清晰等。序列的安排一般必有前奏、起始、主题、高潮、转折、结尾,并且常用对比、悬念、欲扬先抑等手法,这更加强了犹如诗词般的韵律感。徜徉在中国园林里,仿佛朗读诗歌一样淋漓酣畅。中国传统园林中许多理论直接源自画理,如“主峰最宜高耸,客山须是奔趋”、“山贵有脉,水贵有源”等。同时,文人、画家参与造园,也使传统园林的“诗情画意”得以更好的实现,并在中国园林史中留下了丰厚的遗产,如王维的辋川别业等。(4)意境的内涵。意境是中国传统艺术的创作和鉴赏方面的一个极重要的美学范畴。简单来说,“意”即主观的理念和感情,“境”即客观的生活和景物。意境产生于艺术创作中,两者的结合,即创造者把自己的感情、理念融于客观生活景物之中,从而引发观者类似的情感和理念联想。所以园林的创造与欣赏是一个深层的充满感情的过程,寓情于景,触景生情,这种情景交融的氛围,谓之“天人合一”。

代表作品一:颐和园。颐和园位于北京西北部,建成于清乾隆十五年(1750年)。主体由万寿山和昆明湖组成。山居北,横向,高60米;湖居南,呈北宽南窄的三角形。全园可分为宫殿区、前山前湖区、西湖区和后山后湖区四大景区。宫殿区仍取严谨对称的殿庭格局,但较之紫禁城的严肃气氛已轻松很多,建筑尺度也不太大。绕过宫殿区的主殿仁寿殿,通过一条曲折的小道,进入前山前湖区,气氛才忽然一变:前泛平湖,目极远山,视野十分辽阔,远处玉泉山的塔影被借入园内,加深了园林的空间感。

万寿山体形缺少变化,在山的南坡耸起体量高大的佛香阁,与阁北山顶上的琉璃阁一起,丰富了山的轮廓,是范围广大的全园构图中心,建筑施以华丽彩画,风格浓丽富贵。在阁下山脚与湖岸之间,建造了东西长达700米的世界最长长廊,把山麓的众多小建筑统束起来。长廊的上梁枋之间,布满了色彩鲜明的彩画。人们在长廊中漫游欣赏的时候,就仿佛是走入了一座建筑别致的精妙画廊。

在昆明湖西部筑有西堤,堤西隔出水面二处,各有岛一,与龙王庙岛一起,构成一池三神山的传统皇苑布局,为西湖区,风格疏淡粗放,富有野趣。万寿山北麓是后山后湖景区。后湖实为一串小湖,以弯曲河道相连,夹岸幽谷浓荫,风格幽曲窈窕。在后湖中段,两岸仿苏州水街建成店铺,有江南镇埠风韵。颐和园充分体现了皇家园林的特点:以真山真水为造园要素,手法近于写实;景区规模大,景点多,景观丰富;功能和活动性较丰富,几乎都附有宫殿和居住用的殿堂;园林风格侧重于富丽堂皇,渲染出一派皇家气象。

代表作品二:苏州网师园。苏州网师现存园貌大半建成于清乾隆六十年(1795年),其布局精妙,是苏州小型园林的上乘之作。园东邻园主住宅,主要园门开在东南角。入门西行为一短廊,西接一厅,厅的南、西两面是小院,幽曲深闭,厅北为假山,挡住北向视线,只有从厅西折廊迤逦向北,通至轻灵小巧的濯缨水阁,才顿觉开朗,水光潋滟,池亭争辉。这种欲扬先抑的手法为中国园林所常用。

水池居中,基本方形,岸石低临,进退曲折,石下水面向内伸进,仿佛波浪冲蚀的意象。临水建筑也尽量低近水面,在池的东南、西北二角伸出溪湾。这些处理,都开阔了景境。由濯缨水阁傍园西墙北行,有廊渐高,登至月到风来亭,有登高一览的效果。亭北通向一苍松翠柏怪石嶙峋之地,体量较大的看松读画轩北离水岸,隐在松柏之后。轩东的集虚斋为楼,也远离水池。斋南有一段空廊。廊折南再接一座附在宅院西墙上称为射鸭水阁的半亭,与月到风来亭和濯缨水阁品字相望,组成沿池三角形观景点,互相得景成景。半亭冲破了庞大山墙的呆板,南面堆起一丛山石,种植小树疏竹,仿佛是一幅风物小画,作为背景的宅院白墙仿佛成了画纸。墙上开了两方假漏窗,漏窗上横列一条披檐,平衡了画面构图,又进一步破除了宅院西墙的单调感。

网师园是江南私家园林的典型作品。与皇家园林相比,江南私家园林的特点在于:占地规模较小,主要通过“小中见大”的艺术构思和含蓄、扬抑、曲折、暗示等手法创造一种深邃不尽的景境,扩大人们对实际空间的感受;大多以水面为中心,四周散布建筑,构成一个个景点,再围合成全园;园林的主要功能是修身养性、闲适自娱;风格以清高风雅、淡素脱俗为最高追求,充溢着浓郁的书卷之气。